91天天操,91在线高清,一本一道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深夜视频在线

滾動| 時政| 國際| 軍事| 社會| 港澳| 臺灣| 僑網(wǎng)| 經(jīng)緯| 華人| 財經(jīng)| 金融| 汽車| 娛樂| 體育| 文化| 理論| 生活| 圖片| 視頻| 直播
2025年05月24日 星期六
搜 索
回放

中宣部介紹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取得的歷史性成就

當(dāng)前位置:中新網(wǎng) > 新聞直播

中共中央宣傳部于7月28日下午3時舉行“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fā)布會,介紹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并答記者問。

分享到:
圖文滾動

刷新

  • 中新网报道
    2022-07-28 08:47
    中共中央宣传部于7月28日下午3时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并答记者问。
  • 中新网报道
    2022-07-28 15:13
    中宣部对外新闻局局长、新闻发言人 陈文俊:
    女士们、先生们,下午好。欢迎大家出席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发布会。今天的发布会是我们举行的“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第18场,介绍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并回答各位关心的问题。
    全面依法治国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包括立法、执法、司法、普法等各方面的环节。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办公室具体负责组织研究全面依法治国重大问题,统筹协调、督促落实相关重大决策部署。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等具体负责立法、执法、司法和普法相关工作。
    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几个单位都很有代表性,包括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这个领域是非常重要的执法机关,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下面,我介绍一下出席今天发布会的各位发布人,他们是: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司法部部长唐一军先生,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许安标先生,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二级大法官高憬宏先生,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二级大检察官陈国庆先生,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办公室组成人员、司法部副部长熊选国先生,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国家反垄断局局长甘霖女士。
    下面,先请唐一军先生介绍情况。
  • 中新网报道
    2022-07-28 15:47
    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司法部部长 唐一军: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下午好。非常欢迎大家来参加发布会,衷心感谢各位朋友长期以来对全面依法治国工作的重视、关心和支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全面依法治国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筹推进。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一次以中央全会形式专门研究全面依法治国,部署180多项重大改革举措。党的十九大描绘了2035年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宏伟蓝图。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决定组建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加强党对法治中国建设的集中统一领导。2020年11月召开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第一次以党中央工作会议形式研究部署全面依法治国,明确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指导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全面依法治国思想领航、举旗定向的十年,是谋篇布局、立柱架梁的十年,是踔厉奋发、成就辉煌的十年。
    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指导地位全面确立
    在领导全党全国人民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伟大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深刻洞察力和理论创造力,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相结合,提出一系列具有原创性、标志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法治思想,推动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实现新飞跃,为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
    坚持和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集中统一领导,建立健全党领导法治工作的体制和机制。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担任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主任,研究解决全面依法治国重大事项、重大问题,实现集中领导、高效决策、统一部署、统筹推进。强化顶层设计,制定《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法治政府实施纲要(2021-2025年)》《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压紧压实党政主要负责人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依法治省(市、县)委员会全面设立,加强各地法治建设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上下协同,确保党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各项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到位。
    全面依法治国实践取得重大进展
    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深入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全面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编纂民法典,制定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修改完善香港选举制度,截至2022年6月底,制定修改法律行政法规730余件次,现行有效法律292件,行政法规598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日趋科学完善。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加强示范创建和督察,法治政府建设扎实推进。深化以司法责任制为重点的司法体制改革,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推进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严格落实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纠正冤错案件,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更加有力。“七五”普法规划全面落实,“八五”普法规划扎实推进,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提升。持续推动解决法治领域的突出问题,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 中新网报道
    2022-07-28 15:48
    唐一军:
    法治保障服务改革发展成效显著
    完善法律法规、出台意见,加强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法治保障。坚持依法防控疫情,有力保障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健全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法律制度,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立法执法,推进法治乡村建设,为打赢“三大攻坚战”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和有效法律服务。坚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加强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加快涉外法治工作战略布局,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有效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法治工作队伍建设水平不断提升
    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训词精神,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加强立法和执法队伍能力建设,推行法官、检察官员额制和人民警察单独职务序列,法治专门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水平取得新的进步。持续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律师、公证员、司法鉴定人、仲裁员、人民调解员等法律服务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截至2022年6月,全国共有律师60.5万人,律师事务所3.7万余家。完善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制度,党的十八大以来,共有102.9万人取得法律职业资格,进一步加强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法治人才及后备力量。
    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之所以能够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核心、全党核心掌舵领航,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科学指引。新征程上,我们将接续奋斗、砥砺前行,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我简要向各位朋友介绍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情况。下面,我和出席发布会的同事愿意回答各位的提问。
  • 中新网报道
    2022-07-28 15:55
    陈文俊:
    谢谢唐部长。下面欢迎大家提问,提问前请通报一下自己所在的新闻机构。
  • 中新网报道
    2022-07-28 15:57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
    刚才您介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依法治国已经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请问,您认为这十年来最重要的标志性成果是什么?对法治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谢谢。
  • 中新网报道
    2022-07-28 16:31
    唐一军:
    谢谢你的提问,你问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刚才我讲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定位法治、布局法治、厉行法治,开辟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新境界。其中最重要的标志性成果就是形成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并将此确立为全面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顺应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要求应运而生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
    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同法治中国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相结合,在继承发展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刻的理论创造和实践创新,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原创性、集成性、标志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发展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作出重大原创性、历史性贡献,为深入推进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 中新网报道
    2022-07-28 16:32
    唐一军:
    一是提出并系统论述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之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唯一正确道路等根本性问题,推动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始终沿着正确方向砥砺奋进。
    二是提出并系统论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法治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等立场性问题,全面提升新时代人民群众在法治领域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三是提出并系统论述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重要作用等战略性问题,将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并付诸伟大实践。
    四是提出并系统论述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总抓手、首要任务、工作布局、重点任务等全局性问题,擘画了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总蓝图、路线图和施工图。
    五是提出并系统论述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等关键性问题,保障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行稳致远。
    六是提出并系统论述加快涉外法治工作战略布局、加快我国法域外适用法律体系建设等重大问题,依靠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我们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奋勇前进。我们坚信,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科学指引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谢谢。
  • 中新网报道
    2022-07-28 16:33
    红星新闻记者:
    保护产权是依法治国的重要标尺,产权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基础。请问,近年来人民法院在产权保护方面取得了哪些进展?有哪些典型案件?谢谢。
  • 中新网报道
    2022-07-28 16:41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二级大法官 高憬宏:
    谢谢您的提问。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法院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产权保护的要求贯彻到审判、执行各领域,推动产权司法保护取得新进展。
    一是健全完善相关司法政策。先后出台《加强产权司法保护意见》《司法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意见》等规范性文件,将依法平等全面保护理念融入司法解释、案件审理中。坚决防止将经济纠纷当做刑事犯罪处理,坚决防止将民事责任变为刑事责任,让财产更加安全、让权利更有保障。
    二是发挥典型案例引领示范作用。先后发布三批20件保护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的典型案例,通过小案件讲述大道理,以最形象、最生动、最直接的方式向全社会传递加强产权保护的正能量。
    三是发挥司法在保护知识产权中的重要作用。持续深化知识产权审判领域改革,依法保护创新创造,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之路。2013年以来,制定惩罚性赔偿等21件知识产权司法解释和12项司法政策,集中发布一批典型案例,依法制裁恶意侵权,营造了开放、公平、公正的科技发展环境。
  • 中新网报道
    2022-07-28 16:43
    高憬宏:
    四是始终贯彻善意、文明执行的理念,把强制执行与规范执行结合起来,把依法惩戒与司法关怀结合起来,尽可能采取对债务人影响较小的强制措施,以精细化执行实现共赢多赢。
    五是依法甄别纠正涉产权冤错案件。按照全错全纠、部分错部分纠、错到哪里纠到哪里的要求,以对法律负责、对历史负责的态度,2017年以来,依法甄别纠正历史形成的刑事涉产权冤错案件231件、287人,其中包括张文中案等重大案件,取得了良好效果。
    谢谢。
  • 中新网报道
    2022-07-28 16:43
    南方都市报记者:
    加强医疗卫生法治建设对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我国在这方面还存在短板。请问,我们在加强医疗卫生领域立法、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方面做了哪些工作?进展如何?谢谢。
  • 中新网报道
    2022-07-28 16:44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许安标:
    谢谢你的提问。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民小康,健康是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法治是推进卫生健康事业的有力保障。十年来,国家积极推进卫生健康立法,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立法协调小组充分发挥立法协调职能作用,积极协调推进卫生健康立法,推动重要法律及时出台。
    一是制定卫生健康领域的基础性、综合性法律,即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贯彻大健康、大卫生理念,确立卫生健康工作的基本原则、主要制度和保障促进措施。总结医改实践经验,推进分级诊疗、家庭医生签约、建立健全基层卫生服务网络、建立县乡村贯通的职业发展机制,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下沉。
    二是修改药品管理法,制定疫苗管理法。这两部法律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四个最严”的要求,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完善药品审评审批制度、储备供应制度等,强化疫苗研制、生产、流通、预防接种等全过程监管,保障药品、疫苗安全、有效、可及。
    三是制定中医药法。构建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管理制度,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加强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
  • 中新网报道
    2022-07-28 16:45
    许安标:
    这几部法律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实践中得到检验,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立法修法工作计划,加大立法修法力度,取得重要的进展和成果。可以概括为“三个一批”:
    一批重要的法律制定修改出台。制定生物安全法,完善重大新发突发传染病、动植物疫情等生物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制定医师法,用法治守护“新时代最可爱的人”;作出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有关决定;修改动物防疫法等。公共卫生涉及的领域很广,在其他相关法律的制定修改工作中也作出有针对性的规定。
    一批重要的法律草案已经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包括突发事件应对管理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畜牧法修改等已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一批重要的法律正在抓紧起草修改。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法、国境卫生检疫法等法律制定修改工作正在积极推进。谢谢。
  • 中新网报道
    2022-07-28 16:45
    封面新闻记者: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自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部署以来,一直受到社会的关注。请问,这一制度给我国刑事司法带来了哪些变化?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方面取得哪些成效?在制度适用中,司法机关如何在法律的震慑惩罚和宽容激励上做到平衡,以确保公平正义?谢谢。
  • 中新网报道
    2022-07-28 16:46
    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二级大检察官 陈国庆:
    谢谢提问。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进步,我国的社会治安持续向好,刑事犯罪的结构也发生了明显变化,严重的犯罪持续下降,轻微犯罪占比逐年上升,基本占80%以上。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自2018年10月份正式确立以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检察机关和其他政法机关密切配合,在依法严惩严重刑事犯罪的同时,积极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目前这个制度的适用率已经稳定保持在85%以上,可以说已经实现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常态化适用。这对推动我国刑事诉讼模式向协作式转化,促进刑事司法由“治罪”向“治理”转化,推动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 中新网报道
    2022-07-28 16:47
    陈国庆:
    它的成效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惩治犯罪更加及时有力。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认罪认罚有利于司法机关及时查明犯罪事实,也有利于分化瓦解犯罪。二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成效显著。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维护被害人合法权益,被告人认罪服法成为一种常态,当前一审后被告人上诉率为3.8%,低于其他刑事案件14.5个百分点。三是当事人权利得到更好保障。依法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获得值班律师的法律帮助333.9万人次,非羁押性强制措施适用比例不断提高。检察机关还对7.2万名因犯罪侵害致使生活陷入困境的被害人开展司法救助。四是公平正义得到又快又好实现。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轻罪案件,从侦查到审判的办案周期缩短,起诉后适用速裁程序、简易程序审理的占到了74.6%,既提高了诉讼效率,也节约了司法资源。
    当然需要强调的是,认罪认罚从宽并非一律从宽。检察机关办理认罪认罚案件,要全面准确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对于严重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犯罪,严重暴力犯罪,涉黑涉恶犯罪,残害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的犯罪,以及其他主观恶性大、情节恶劣的犯罪,应当从严惩治的,不能因认罪认罚而简单从宽处理。对于轻微犯罪有从重处罚情节的,也要依法从严处理,从严把握从宽处罚的幅度。谢谢。
  • 中新网报道
    2022-07-28 16:47
    经济日报社记者:
    执法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很多执法工作的出发点都是和人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请问这十年,市场监管总局在加强市场监管执法方面做了哪些保障人民群众利益的工作?谢谢。
  • 中新网报道
    2022-07-28 16:48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国家反垄断局局长 甘霖:
    谢谢经济日报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也感谢媒体朋友对市场监管执法工作的关注和支持。市场监管总局,从我们机构本身,刚才唐一军部长在主发布的时候说到的就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变革和成效的具体体现。2018年机构改革组建了市场监管总局,这本身是我国政府职能转变,建立现代市场体系的一个重要改革成果。涉及市场监管领域的执法资源、机构、职能,包括近60万人的队伍完成了融合,实现了一支队伍管执法,优化协同高效的改革红利持续的释放,我想以一组数据来说明改革以后的成效。
    大家都知道12315,12315平台数据显示今年对举报的平均办结周期是10天,改革前,相比2018年办结周期压缩了70.6%,投诉的调解成功率提高了30%。消费者的满意度,2017年改革前71.7分,2021年是80.6分,4年的时间涨了9分,这是不容易的。具体来说,从三个方面也就是“三个坚持”来回答这位记者朋友提到的开展了哪些主要工作。
  • 中新网报道
    2022-07-28 16:49
    甘霖:
    一是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构建现代化监管执法体系。我们整合执法资源,涉及市场监管领域的执法事项点多面广线长,现在执行258部法律法规和规章。改革五年来制定和修订了71部,基本实现了执法指导目录、行政执法程序、举报投诉平台等等“六个统一”。同时执行了“双随机、一公开”联合监管与联合惩戒,开展了信用风险分级分类监管,全面推行执法公示,全过程记录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同时推进了智慧监管、掌上执法等等一些数字化改革。同时,我们坚持预防与治理、处罚与教育、执法与普法“三结合”,综合运用梯次监管工具,一些地方探索“首违不罚”“轻违免罚”这样一些寓服务于监管之中的执法方式,来保障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
    二是坚持服务大局,加强重点领域监管执法。我们坚决的依法维护涉疫情的市场秩序,从疫情发生以来,我们累计查获问题口罩1.83亿只,查办哄抬价格案件1.59万起,全面禁止野生动物交易,有力服务疫情防控大局,持续开展涉企收费治理,累计退还多收企业的费用320多亿元。助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我们也积极的参与扫黑除恶、长江禁渔、扫黄打非等一些专项行动,在党和国家重大的政治活动中,守住安全监管底线,大力的规范营销行为和广告导向,营造良好有序的市场环境。
加载更多

相關(guān)新聞
相關(guān)直播
邊看邊聊
收藏文章
表情删除后不可恢复,是否删除
取消
确定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评论内容为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